2008年1月5日 星期六

終極不勵志療傷系作品

之前讀了尼克宏比的三十一首歌】裡「新的十大排行榜究竟代表了什麼?」這篇文章,看得我笑不停。在【三十一首歌】裡,尼克宏比書寫他的個人聆聽經驗,想當然個人的品味與喜惡自然流露。特別是新的十大排行榜究竟代表了什麼?」,間接諷刺寫盡了流行歌曲或歌手的自以為事,但他不用謾罵攻擊方式,只是用著他一貫的詼諧諷刺又幽默的方式,就如同他的小說風格一樣,讀來輕鬆有趣。


三十一首歌還沒看完,這個月他的新書又上市了。但畢竟三十一首歌】不是那種可以一口氣讀完的作品,而新的作品又是小說,所以我已經準備要投入新書的懷抱了。





新的長篇小說作品【往下跳】,被稱為是終極不勵志療傷系作品。主要故事內容寫了四個人剛好在除夕夜同時跑到同棟頂樓要跳樓自殺的搞笑故事。原本今年不曉得要買什麼送自己,昨天晚上是和jo去吃泰式料理,而想要的mp3隨身聽和包包jo也說要送我了,所以我今年就買這本書和radiohead的新專輯送自己好了。

關於【往下跳】,在此節錄了幾段陳玠安的導讀,也是非常精采。

導讀-陳玠安
    *我和死亡有個約會 

    北倫敦最著名的自殺地點,Topper’s House;跳樓的故事;宏比寫著,「想死是活下去的理由之一」,我們應該預期這是一本對於當代與人性感到厭倦、孤寂而失落的小說,不是嗎?A Long Way Down,應該也是Alone Way Down吧。

*先得要站上去,才能往下跳……

要站上去,才能往下跳;所以不僅往下跳的過程是煎熬漫漫,更叫人焦慮的是,決心往上走的那一時刻。或者失敗者身影已經掩蓋過了自己,但要拋下身後的所有, 就這麼跳下去,並相信自己會經歷「到目前為止一切都還好」,終究不易。《往下跳》裡,在死亡之約的除夕晚。在經歷掙 扎後的決心,居然與他人相撞,到達了Top,發現原來Down又是個難關;此時程咬金殺出,一切陷入「想當然爾」的混亂,而且程咬金還不止一個。上或下, 都長路漫漫。

那麼所以,這條路上哪去?在重重決定與偶然巧合意外的驚奇之後?

當四個主角第一次下樓頂時,彼此都知道,下樓後的人生,不會變得比較好,但至少,暫時,他們下來了。老實說,彼時他們也無路可去──絕路也算是一條路嗎?死亡算是條絕路?

或者其實要命的是,瀕臨臨界點時的感受?

矛盾間,我們看見一種灰色地帶:真心想死是因為事情不會更好了,但不死也一樣.如果時間就這麼凍結在除夕夜的這相遇瞬間呢?


這便是宏比所作的:他收納時間,細膩分鏡,讓反思呈現迴旋。而不只有「到底死了沒」,「會不會死啊?」,「不死了喔?」而已。

*如果人生是一場長跑

把人生比喻成一場長跑。那麼當我們讀《往下跳》時,所遇見的問題,似乎是:如果有人陪伴,接下來的事情就會「容易得多」。請問,接下來的事情是什麼?當我們都已經跟四個尋死主角站在頂端尖塔,一起跑著,「容易得多」所指的是什麼?死亡嗎?還是活下去?

當個失敗者的能力
能懷著一種出於嘲諷外的慈悲,跟宏比擅於去感受「當個失敗者」有關。宏比的人生歷程,讓他將才華內斂為感同身受的幽默點滴與惻隱之心。有一種感覺是,他不願將事情變得更糟,至少在他筆下。

*「你可以取笑任何不快樂的人,如果你夠殘忍。」

當我們在電視機或網路看見人們受難的消息,那樣的景象會停在心頭多久呢?「這一秒,正有多少人受飢荒之苦,有多少人被強暴,有多少人遇難失事,有多少人正在戰爭……有多少人跳樓……
如此平凡又不平凡。身而為人。宏比寫到「你可以取笑任何不快樂的人,如果你夠殘忍」。

《往下跳》是一本關於理解的書;我們終究無法理解每個人,那些困境,或是厭世的心情,但是否曾經嘗試去理解一種痛苦?與其說想死,人們其實是先想逃避痛 苦。在《往下跳》裡,最珍貴也最讓我感謝宏比的,是他點出了痛苦的體驗是無法衡量的。不過若能一同經歷一些事情,哪怕說了也沒用,至少嘗試著去理解了些什 麼。

「我的結論是我們都不是認真的人,也從沒認真過。我們比一些人接近死亡,卻又比不上另一些人接近,這就是我們的相似處。」如果能夠有作家,如此清晰地讓角色獨白出多數有意尋死之人的共識,那麼結局真的會比理解來得重要嗎?

於是,忍不住要翻下一頁的原因不再是「極欲知道結果」,而是情節本身的魅力和理解的延伸;「結局之必要」已經隨著這樣的步調淡出。

畢竟,關於理解,我們知道得還太少,關於結局,我們總以為那就是一切。

*咫尺天涯往下跳

小說說的是人生,人生不只是小說,尼克宏比很了解這點,但同時也知道兩者的界限。所以《往下跳》正視體驗的過程,在文學態度上,宏比選擇人本相信,同時 留給讀者一場深刻的、與失落靈魂的盲目約會。故事沒有停止,恆定的事物依然,角色仍沒有脫離現實的痛苦,但屬於希望的部分也一直都在,就像他們一同注視倫 敦眼裡所發出的光。世界不會因為一個決定而真正改變什麼,雖然轉個身,我們也許就「越過了那條線」。宏比想說的,或許比「目前為止一切都還好」,再好上一 些些──並不沉重或衛道,只是微妙的「一些些」。

那微妙,有點暖又不真的太暖,正是我們愛上宏比之因。想想,咫尺天涯,我們都在往下跳,不是嗎?

2 則留言:

  1. 尼克宏比的書看起來蠻有趣的呢.
    在妳介紹之前我不知道有這號人物存在.
    最近我猛看大塚英志的日文的論文集,期許自己能快點寫出論文.
    我覺得他的評論雖然有些主觀,卻敢言人之不敢言,
    分析又精準獨到,還有他自己的良心和熱情存在,
    頗得我心.

    好期待三月回台灣盡情埋頭在中文世界之中.
    和妳分享音樂和電影的心得.

    回覆刪除
  2. 剛把工作結束了
    這個週末原本計畫去逛唱片行
    買尼克宏比的書
    全都沒做到

    沒想到你三月就要回來了喔
    還好不是二月
    要是碰到書展可能就沒空

    妳說到大塚英志是個有良心和熱情的人
    尼克宏比也是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