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楊乃文的英文翻唱專輯



楊乃文 / SELF-SELECTED 我自選
01 Fake Plastic Trees (原唱:Radiohead/ The Bends)
02 Perfect Day (Feat. 陳奕迅) (原唱:Lou Reed/ Transformer)
03 The Drugs Don’t Work (原唱:The Verve / The Urban Hymns)
04 Hallelujah (原唱:Leonard Cohen / Various Positions)
05 20th Century Boy (原唱: T Rex/ 20th Century Boy Single)
06 Diamonds Are Forever (原唱: Shirley Bassey/ Theme to Diamonds Are Forever)
07 Falling Slowly (原唱: Glen Hansard and Marketa Irglova/ Theme to Once)
08 Song 2 (原唱:Blur/ Blur)
09 The Scientist (原唱:Coldplay / A Rush of Blood to The Head)
10 After Hours (原唱:The Velvet Underground/ The Velvet Underground)
11 Miss Underwater (Maximilian Hecker 特別寫給楊乃文的歌

我最喜歡的楊乃文還是ONE和Silence時期的她
強烈的個性及濃濃的搖滾風格
或者是說其實我喜歡的是林瑋哲製作出來的楊乃文式音樂?
近期的作品比較引不起我的興趣
通常聽了一兩次就不會想再聽
不過在市場上的銷售或是知名度卻比以前更提升了
這是說明了她的作品有越往大眾化的傾向嗎?
事實是如此吧
說起來
還是創作型歌手比較能維持一貫的風格吧
這也是創作型歌手吃香的地方
像是陳珊妮或是陳綺貞
其他有個性女生歌手像是王菲或是楊乃文
雖有獨特的自我風格
但是少了好的製作人或是好的歌
力道就無法發揮

好久沒有聽到她的歌
不太聽中文唱片的我
每年也只有幾張想聽的中文專輯
不過最近她發行的是一張自己選的英文翻唱專輯
端看專輯封面
一身黑衣有型的短髮及馬丁鞋
整各很酷的感覺
但更教人興奮的是那10首她選的歌曲
幾乎每首歌都是我喜歡的
讓我期待的搖滾女王要再度現身了
...........................
不過
這似乎是我自己想太多
或是說
人家不是朝我想的方向做
聽完後的感想是
很.不.習.慣
比較像是輕音樂...(姐姐 人家不要啊)
(是不是一般大眾比較能接受呢)
唉 很不滿足啊
以為會有很棒的新意
不過頂多是一張普普的翻唱專輯
是沒有很差 只是我期望太高了
要把翻唱翻得比原唱好其實不容易
這時候頭腦很重要
但實力更重要
沒有被楊乃文滿足後
我把椎名林檎的歌手價值拿出來聽
還有cat power的Jukebox
這兩張也是翻唱專輯
算是我聽過的翻唱專輯裡最棒的了
平撫一下我的失落感

2 則留言:

  1. 真的.
    頭腦的價值決定持久的能耐.

    當時楊乃文和林瑋哲分手我内心隱約感覺楊乃文完了.她很美,也很有個性.但説到才華,從來沒有什麼特別能衝撞我心底最需求的層面.只有林瑋哲才能順暢的帶出她的特別.就像沒有張雨生的阿妹,我還真找不出她有什麼動人的東西.只能説她們是非常好的表演者,可以完美的呈現創作人所要營造的氣氛,產生強大的共嗚.

    妳提到的陳綺貞,陳珊妮,還有我一直都很愛的椎名林檎,她們具有獨自而不停求精進的内在,所以不會被時間淘汰.雖然有時做出來的東西不是我想聽的.可是還是會折服於她們的先知以及忠於自我.最重要的是她們的表達能力.

    我想,做人還是得非常誠實,尤其要對自己誠實.之後才能真誠.而不是做出一堆混沌的東西不知道想騙誰.

    回覆刪除
  2. 越是這樣比較就越覺得她們真的好厲害
    好崇拜她們
    到底支持著她們內心的那股強大力量是怎麼產生的呢
    雖然說要努力再努力
    但也許多少也是天賦這個東西決定了差別吧

    回覆刪除